中國人對「耶誕節」曾有另一種稱呼,把它稱之爲「外國冬至」,相信今日很多人對此一名詞都會感到陌生。有些老上海也許會記得,七十多年前,上海一般基層民眾,在每年接近冬至時,見洋人掛燈結彩歡度這一佳節,「外國冬至」的稱謂就由此而來。
爲了不凸顯宗教立場,我愛用「耶誕」來表示耶穌教所稱的「聖誕」,除了耶穌教的刊物外,一般華文媒體,不論寫稿的記者是否信耶穌,也都用「耶誕」來表示「耶穌誕辰」,這樣做是很合理的。我同樣也愛用「星期」勝於用「禮拜」,不久以前,只有在耶穌教的文獻或有關教友活動的場合中,才用到「禮拜」這個詞,日常生活中都以「星期」表示,其間的關係正如上述「耶誕」之於「聖誕」。可是如今在臺灣好像大家變得一律愛用「禮拜」而不講「星期」了,不論口述或報紙上寫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也不論說者是信佛陀的或是信太上老君的, 到處充斥着「上禮拜」,「下禮拜」,「禮拜三」,「禮拜四」,「禮拜六」,「禮拜天」…。
閒話少說言歸正傳。在近代史上,耶誕節是個悲傷的紀念日,日本人侵略戰爭中最殘酷的殺戮行動都選在這個時節,也許好殺的凶神惡煞都在天寒地凍的時候容易犯殺念,就好像老饕們在此情此景下特別想吃涮羊肉一般,請看:
1937年12月13日至2月初,日軍在中國的南京,接連六個星期腥風血雨大屠殺中國平民,強姦、活埋,舉行殺人比賽等,無所不極盡其殘酷本性,同時還劫掠大量財產、文物。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的同時,也偷襲了香港,經過18天的戰爭,於12月25日耶誕節那天攻佔了香港。我父親的貨船此時正在香港,日本人把船搶了去,父親帶了全體船員一路走回上海,在此期間有三個多月我家失去父親的音信,這一年的耶誕、新年、春節我家都在憂心忡忡中度過。
日本無條件投降後,中國以德報怨了他們,大方得連賠款都不要,雖然日本曾在甲午戰爭後拿過中國人民的血汗錢2億3千萬兩白銀「賠款」。往事如煙,中國對日本以德報怨迄今已過了65個年頭,可是日本國內外軍國主義者却無時無刻不忘重施故技,他們見機行事,有時隱伏偽裝,有時暗渡強行,試探和實施交互運用。
他們長久以來利用過去美蘇冷戰的情勢,和美國建立了互利的關係,非法取得不該「回歸」日本的琉球,又非法佔領太平洋上許多無人小島或礁石,包括釣魚島,他們的主要目的是擴大領海和專屬經濟海域,地下有無石油都一樣,軍事價值重於經濟價值。
現在冷戰雖已結束,日本仍在努力維持此一情勢的延續,日本是「中國威脅論」最出力的宣揚者,它的「防衛大綱」和「防衛白皮書」中的語氣就像日本是戰勝國要加強武裝力量,而中國是戰敗國,武器要限制在防衛所需範圍以內,否則就構成威脅。美國當然不會忘記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慘痛教訓,日本卻利用這幕歷史情景,讓美國人產生中國威脅會走上這一幕的幻覺。
日本人知道,越宣揚中國威脅論,日本就越有理由擴充「自衛」性軍備,當自衛性軍備加強到相當程度時,就和攻擊性軍備無異了。最近日本內閣會議通過的《新防衛大綱》將減少其國內陸軍軍力三分之一,轉移爲加強防衛海外「西南群島」(包括霸佔的無人島嶼約2300座)的海空軍力量,由此可見其走向攻擊性的傾向。
在此耶誕佳節我希望中國人要更提高警覺,兩岸應該合作,不可讓日本在海洋上爲所欲爲了。
Saturday, December 25, 2010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您好,我是翻墙出来的大陆人。也是做航运的呢。
ReplyDelete在今日新闻上阅读过您的文章,了解了很多以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