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3, 2009

識正書簡挽救《千字文》

古今中外還沒有像《千字文》這樣全篇用一千個不同的字組成,音韻調諧得很美,四字一句,隔句押韻的長詩。不要說講究音韻的長詩,就一千個不同字組成的普通文章恐怕都不可能有。

相傳在公元五百多年間南北朝時代,梁朝的梁武帝命大臣從碑石上拓下王羲之的字跡,一千個不重複的字用來教育子姪,粱武帝又命官拜員外散騎侍郎的周興嗣把這一千個字編成一篇韻文,以便朗誦記憶。周興嗣於一夜之間絞盡腦汁,鬢髮由烏黑變為霜白,完成了這篇不朽之作。

這篇無一字重複的千字長詩,不但文句優美,每句都有引經據典,它的含義之廣更是作為兒童啟蒙的最好教材,從天地宇宙運行,自然現象,到人文、歷史、地理、博物、政治、社會、家庭,以及民生衣、食、住、行、育、樂等,無所不包。在民國以前上學的小孩六、七歲就能朗朗上口,現在恐怕只有專門研究中國文學或文字的學者才會去讀,當今讀《千字文》的人口比率,韓國人可能比中國人還高。

最近從韓國書店裡買了一大張精美彩色的《千字文》,我用尺量了一下,大約有77公分寬,54公分高,雙面印刷,用透明塑膠(塑料)封製成薄片(laminated) 保護,正面刊頭左邊四分之一的版面用6公分見方的正楷從左至右寫著「千字文」三字的標題,還附若干小字體韓文,刊頭右邊四分之三的版面畫著古雅教室的內景,一個著韓國古裝的老夫子,在教幾個小孩唸書。刊頭下面一行行、一列列,每邊長2.2公分的正方格內,每格一字用黑色正楷印著千字文,每字的方格下有0.7公分高2.2公分寬的格子,內印小字體韓文解釋。每四字一句成組,從左到右橫排,每句第一字的左上角都用小的紅色阿拉伯數字標示該句在《千字文》中的次序,前後兩面,前面從第1句「天地玄黃」到第114句「鼓瑟吹笙」;後面從第115句「陞階納陛」到第250句「焉哉乎也」。

從他們書店供應《千字文》上就可知道韓國人是多麼注重中文字的學習,並且學的是傳統的楷書正體字。韓國古時文字都用中文,語言和文字分離,士大夫閱讀書寫都用中文,一般老百姓多為文盲。公元1440年世宗王(King Sejong) 訓令其學者大巨,要集合一切資料組成韓國自已的拼音式的文字,學者們用了三年時間於1444年初宣告完成了韓國獨特的單音節方塊拼音字,稱之謂「訓民正音」,於1446年正式公布啟用,今稱「韓古爾」(Hangul)。

雖然韓古爾早已啟用,但人們到20世紀初期還是以使用中國文字為主,因為韓古爾中約60%的字彙都源於中文。在這種情況下《千字文》也早就傳到韓國,用為學中文字的教材。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韓古爾」才慢慢取代了中文字,但韓古爾把同音字合而為一,不夠精細,所以最近他們又要重視學習漢字了,而且要學中文的正體字。

中國大陸自從用政治力量把正體字硬改用當今的簡體字之後,《千字文》已不再是不重複的一千字了,等於是把周興嗣的《千字文》破了功。曾見簡體字文章說《千字文》如何了不起之餘,還說:美中不足的是雖然號稱一千字都不重複,但實際上是有重複的。並舉出如下:

‧第9 句:云腾致雨,和第156句:禅主云亭,有兩云字重複。

‧第12句:玉出昆冈,和第159句:昆池碣石,有兩昆字重複。

‧第13句:剑号巨阙,和第160句:巨野洞庭,有兩巨字重複。

‧第26句:周发殷汤,和第37句:盖此身发,有兩发字重複。

‧第188句:戚谢欢招,和第205句:亲戚故旧,有兩戚字重複。

‧第61句:资父事君,和第164句:务资稼穑,有兩資字重複。

我初次見到這種說法時覺得很奇怪,其實把上面各句都恢復成如下的正體字就沒有重複的字了,最末這組並非簡體字問題而是錯別字問題:

‧雲騰致雨/禪主云亭;玉出崑岡/昆池碣石;

‧劍號巨闕/鉅野洞庭;周發殷湯/蓋此身髮;

‧慼謝歡招/親戚故舊;資父事君/務茲稼穡。

發表這類文章的人必對中國文字多少有些研究,大陸上雖推行簡體字,但能談古文的人必認識正體字,尤其是遇到上述問題時必會再往深一層發掘,怎可妄下判斷為「美中不足」?

後來我見多了,覺得大陸學者一般都隱惡揚善,不願意指出這是簡體字的毛病,甚至如上述指出五處或六處相同字的文章也不多見。

從古以來,甲骨文之後,中國文字雖有篆、隸、楷、行、草之變化,但都是隨大眾潮流長時期在合理的演變,在演變中大致不脫離創造原文字的精神所在,經由象形、會意、指事、形聲、轉注、假借,這「六書」的來源,一脈相傳而來,所以這《千字文》經過一千四百多年的文字變化後,仍舊是字字不同的一千字。可是今天卻被政治權威力量規定出來的簡體字毀於一旦。

中國的簡體字並非現在才有的,歷代通俗社會裡各行各業都有簡體字,例如飯館跑堂和廚師間早就把豆乾寫成豆干,蝦字寫成虫字旁一個下字,蛋寫成旦,麵寫成面等。筆者求學時寫的筆記也常用簡體字,例如體寫成人旁一個本字,雲寫成云等,不但筆劃減少,又只注重六書中的「形聲」,同音字都可合併。

很多老早就有的簡體字,後來被中共納入體系,不是中共建國後才有的。所不同的是,以往那些簡體字一向只能給寫的人自已用,出版物上絕對不用(台灣的台字例外) ,在小範圍內使用還不傷大雅,若要大範圍合法使用,就等於降低了中國文字的品質,一個品質高的文字,每字都有它專一的意義,名詞有主、受、陰、陽之別,動詞除各種時態外也有陰、陽之別,連冠詞都分陰、陽,只有將字細分,避免將字合併,所以我們常聽說國際間簽條約的文字都要以某種文字為準。

而中國大陸卻把一套降低品質的簡體字扶上了檯面,成為正式的官方文字,所有出版物、法定公文書狀都用簡體字,不用正體字,今天木已成舟,有幾億人口只識簡體字,中共若警覺回頭是岸,像韓國一樣重拾中國的正體字還來得及,至少在先天條伴上要比韓國容易得多。

馬英九總統最近提倡的「識正書簡」,並非新創,基本上是台灣向來一貫的做法,那就是出版物、公文書等都用正體,手寫字可隨意用簡體(手寫用正體當然悉聽尊便) 。我們希望大陸也這樣做,但需要像馬英九這樣有號召力的人來提倡才能推展。民進黨台獨對「識正書簡」竟也出來反對,創下了極端盲目為反對而反對的惡例,他們似乎缺少了些政策方針和戰略領導,任由小嘍囉喚打喚殺,只知道藉醜化和漫罵之能事,將事情弄垮為目的。台灣本來一直都在「識正書簡」,馬英九呼籲大陸改為像台灣一樣做法,怎能說是向大陸投降?

今天若有人從來不寫簡體字,從未把「體」字寫成人旁一個本,也從未把「臺」寫成「台」的人,可稱是「正體字聖人」,他們仍舊可以保持這個習慣,任何書寫習慣都不會受「書簡」影響。推行「識正」後,可使今日的出版物與前人著作或古籍所寫人名地名等用字準確統一,因為一個簡體字往往同為幾個正體字的化身,「識正」對歷史、地理的查考都有幫助。「識正」後中文的出版物、正式文書,不論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場合、任何機構(如聯合國),都用大大方方的正體字。「識正」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挽救《千字文》於不被破功。

1 comment:

  1. 为了“挽救《千字文》于不被破功”,所以我们就要采用正体字?这个道理太勉强了吧?

    你说“一個品質高的文字,每字都有它專一的意義,名詞有主、受、陰、陽之別,動詞除各種時態外也有陰、陽之別,連冠詞都分陰、陽,只有將字細分,避免將字合併,”
    在这个信息爆炸、快餐文化的时代,追求这样的品质只能是倒退。 你用写字板输入汉字时,应该能切实体会到简体的好处。

    要把“私下写的”和“印刷的”分开两套体系,只会引起更多的混乱。比如说,部落格上的东西算私下的还是算印刷的?某报纸摘录过去,由谁来做转换?如果转换时产生歧义算谁的责任?

    我以前写了一篇关于简体、繁体的讨论,请参考。 http://benincampus.blogspot.com/2006/04/simplified-chinese-and-traditional.html

    注:我随你的说法称旧体字为“正体字”,并不代表我同意这个称呼。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