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日本捕到一尾342 公斤號稱今年「日本一」的藍鰭鮪魚 (Bluefin Tuna),在東京築地市場公開拍賣。港、日雙方雙方激烈競標,港以得標爲榮,日視被外國標走爲恥,結果由兩地知名壽司店香港的「和之味」與東京的「銀座久兵衛」共同得標,總價3249萬日圓(約39 萬美元,308萬港幣)。
香港購得的這半條「日本一」將以每件吞拿壽司38港元至98港元在板前、板長壽司店虧損出售,只較去年貴三港元。並將招待奧運冠軍郭晶晶及吳敏霞等社會人士品嚐。
如果不知藍鰭鮪魚是世界上瀕臨絕種的動物,一定會覺得這是一篇美食佳話。想必愛吃生魚片和壽司的朋友讀了一定會垂涎三尺,有錢的可去香港或東京跑一趟,以滿足「回味終生」的心願。
我雖然曾在今日新聞論壇和我的Blog上爲文揭發日本非法捕捉藍鰭鮪的評論,但可以說毫無成果。今天因爲港日大事跨國宣揚吃美味名貴的藍鰭鮪,爲了不讓這篇「美食佳話」誤導許多讀者,也爲了喚醒社會名流避免因參加吃保育動物的宴會而害了名聲,使我不得不再舊話重提。
鮪魚(Tuna)又稱金鎗魚、吞拿魚,身體形狀像炸彈,頭嘴尖圓、身體粗圓、尾柄細,尾鰭上下垂直呈新月狀。鮪魚與其他一般魚類不同的是血是熱的,不是「冷血動物」,在寒冷的海水中牠的血溫可保持在比外界水溫高出攝氏20度左右 (華氏高出36度)。藍鰭鮪 (Bluefin Tuna) 是鮪魚中最大者,台灣漁業界又稱牠為「黑甕串」或「黑音串」。
世界上藍鰭鮪共分三種:一,北洋藍鰭鮪 (Northern Bluefin),學名Thunnus Thynnus;二,太平洋藍鰭鮪(Pacific Bluefin),學名Thunnus Orientalis ;三,南洋藍鰭鮪 (Southern Bluefin),也稱「日本中太平洋藍鰭鮪」 (Japanese Central Pacific Bluefin),學名Thunnus Maccoyii。
這三種藍鰭鮪都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評定在瀕臨絕種的險惡區級 (Threatened),若超過險惡區級就到絕種 (Extinct)區級。
險惡區級中依險惡程度又分:一級CR(野生者有極高瀕臨絕種的危險)、二級EN( 野生者有很高絕種的危險)及三級VU(野生者有絕種的危險)三級,其中一級CR (Critically Endangered)最險惡,二級EN (Endangered)次之,三級VU (Vulnerable)又次之。
大家最知道要保育的熊貓屬於二級EN,上述三種藍鰭鮪中,北洋藍鰭鮪和南洋藍鰭鮪都是一級CR,險惡區級比熊貓還高,太平洋藍鰭鮪是三級VU(其實也應晉級為CR,由於日本因素不能落實調查),即使三級VU也是險惡區級瀕臨絕種的品種。但日本大企業在大西洋、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地中海大事捕撈及搜購各種藍鰭鮪,用速凍、冷凍貨櫃運輸及現代冷藏設備使魚貨在攝氏零下60度貯存多年不會變質。
由於中國長期封閉,日本文化在西洋人心目中就是東方文化的代表。西洋社會對日本文化有驚人包容性,即使觸及西方忌諱,也在所不顧。例如,西洋人最在乎的是不能用赤手去觸碰做好要供人吃的食物,可是當他們坐到日本餐館壽司吧 (Sushi Bar)前,眼看日本師傅赤手空拳捏壽司,捏好後用手放到盤中,西洋食客都甘之如飴。因為西洋人對日本飲食文化評價高,所以飲食習俗在被尊重之餘也被容忍。
談到人對不同飲食文化的評價,大家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如果中國人去西餐廳向侍者要一雙筷子,會被自己同胞笑死;西洋人到中國餐廳用餐就大剌剌用刀叉,一點也不怪;可是西洋人去日本館子吃料理,都非用日本尖頭筷子,不足以表示自己對吃日本料理的內行。從這些小節上可以看出人們對中、西、日三種文化的評價。
如此說來把藍鰭鮪魚吃到滅種的不全是日本人,而是全世界崇尚日本飲食文化的有錢人,日本人只是帶頭提倡者,日本大企業集團是助虐者,他們將為生物退化史上寫下可恥的一頁。
參考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Northern_bluefin_tuna
http://en.wikipedia.org/wiki/Southern_bluefin_tuna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cific_bluefin_tuna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nda
Thursday, February 17, 2011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