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30, 2013

被污染的自由世界華文媒體

3 月11日北美世界日報舊金山新聞報導了一位76歲華裔攝影大師的成就。在報導的最後說:那位攝影大師從新(紐)澤西州若歌大學物理系教授職退休後,於「2001年搬到舊金山東灣定居,就近照顧當時還在世的老母親…」。

說「當時還在世」等於是說「現在已經不在世了」,可是經我求證結果,發現那位老母親今年102歲還好好的健在。世界日報又粗糙地犯了大錯,毛病出在記者的自作聰明,認爲這位76歲老教授的母親一定不在了,犯下了媒體從業者最忌諱的職業過失──不經求證而妄生穿鑿。

北美世界日報是這種媒體職業過失的累犯。該報前次採訪加州納巴 (Napa) 酒鄉,用長篇連載報導了釀酒過程,本應創立一個華文專題報導的典範,不料竟因自作聰明,畫蛇添足,在描寫葡萄酒釀造過程中,葡萄經過壓碎送進發酵槽之前,無中生有地平白加了一段清洗葡萄的步驟,使整篇報導因此失真。世界日報這次採訪的記者羣及編輯們,哪裡知道釀葡萄酒時最忌沖洗葡萄。釀酒的葡萄在採收前最怕下雨,葡萄園往往因預定採收前一晚下了雨而取消採收,僱好的採收工人還須照付工資。這完全是爲了葡萄表皮外那層白色的粉末,這層粉末是從空氣中凝聚而來名爲 saccharomycetes 的酵母菌,是釀製葡萄酒不可少的「酒藥」,若被水沖洗掉了就釀不成酒。採訪的記者們沒有親眼看見清洗葡萄這一步驟,但他們在觀念上認爲葡萄一定要洗淨後才能壓碎釀酒,所以擅自添上了這隻蛇足。

我相信這些都是無意間犯下的錯誤,但不可否認的,無意間的錯誤都是從經常有意在偏頗意識下寫新聞報導的習慣而來。這種有意混淆視聽的技倆是中共喉舌媒體的特性,例如最近習近平訪俄,中共喉舌爲加強聲勢,把從前胡錦濤任內與俄國議定的軍購案(購買24架俄羅斯蘇-35戰機和4艘拉達級AIP潛艇),報導爲習近平此次訪俄的重點成就,不料被路透社引述軍事分析員約望遜的話提出指正。俄羅斯之聲也公開稱:中共中央電視台製造了國際笑話。中共喉舌弄巧成拙,洋相出到了俄羅斯。

中共喉舌媒體慣用不實報導已經習慣成了自然,這種技倆隨著中共喉舌媒體機構及個人大量入侵自由世界,嚴重污染了自由世界華文媒體,連37年前在北美初創時還是反共抗俄的華文報紙也沾上了這種惡疾。

參考資料:

習近平訪俄與中俄軍售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3/03/130327_russia_china_military.shtml

北美世界日報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7%BE%8E%E4%B8%96%E7%95%8C%E6%97%A5%E5%A0%B1

「五毛」内部培訓視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yU5MhOAFd0

最美女孩用最醜手段製造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omments_on_china/2013/03/130327_coc_shenzhen_girl.shtml


央視被訪者一人客串二角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3/03/130330_cctv_apology.shtml

Wednesday, March 20, 2013

在大熔爐中的華語新聞

最近常在華語媒體上讀到或聽到「第一時間」這四個字,用來形容及時的行動,例如:「記者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連越來越多的達官貴人也都慣用這個時髦的順口溜了。

「第一時間」,若將其逐字翻譯成英文,則成爲 “first time”,那是「第一次」的意思,因爲英語的time也可用作「次數」來講,所以可用第一、第二來形容,而華語的「時間」沒有「次數」這層意思。所以「第一時間」誠屬誤創的語詞。真正表示「及時」的正確用詞應該是「第一時機」而非「第一時間」。

誤創「第一時間」這個語詞的始作俑者是華語媒體,尤其是當今泛濫在自由世界華裔社會中的紅色媒體,他們以統戰爲本,政治宣傳爲重,把「第一時機」這個常用詞不分青紅皂白地一律用順口溜式變讀或變寫爲「第一時間」。由於媒體的感染力較強,容易使廣大群眾盲目跟從,久而久之大家都習以爲常了,變調也成了正調。

比「第一時間」更早變調而來的是「即便」一詞,本來「即便」祇作「立刻」解釋,後來有不良媒體把「即使」讀成或寫成「即便」,久而久之很多人都誤以「即便」取代「即使」,連字典上也收錄這一條解釋。其他流行的胡亂用詞不勝枚舉:世界知名的英國廣播公司(BBC),其華文網絡新聞繁體版上也常誤用「頭發」代替「頭髮」、誤用「下麵」(cooking noodle) 代替「下面」(underneath)、誤用「皇太後」代替「皇太后」。這些本來很簡單的用法經過中共惡搞後,不要說BBC,連知名的英國劍橋(Cambridge)英漢字典也都被搞得弄不清了,類似這樣惡搞行爲實在是對中華語文的虐待。

大紀元時報有篇報導稱:亞裔美國人法律援助處公佈最近研究報告指出,有48%亞裔表示族群媒體是他們主要的新聞來源(請注意這是人數的比率,說48%的人全靠本族群媒體獲得主要新聞來源。並不是說每人平均讀看的媒體中48%是本族群媒體,另有52%讀看的媒體爲英文媒體。)他們統計的對象是上次美國大選中有投票權的亞裔美國公民,而亞裔中又包括華裔及其他亞洲族裔,其中印度和菲律賓裔的英語較流利,他們依賴本族群媒體爲新聞來源的人數必少於48%的平均比率;除去印、菲兩族群後,中、越、日、韓各裔依賴本族群媒體爲新聞主要來源的人口比率便必高於48%,尤其是華裔合法和非法的新移民特多,其中英文字母都念不清楚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把他們都包括進去,可能達90%以上華裔依賴華語媒體爲新聞主要來源。

中共統戰部看準了這一點,最近隨著政府有了些財力、中國人口外流眾多、自由世界言論不設防等種種有利條件,便會同中共中央宣傳部等有關部門積極向海外擴展創辦媒體。

最近兩三年內華語電視台如雨後春筍,盛況空前,每晨播放中共中央電視台(CCTV) 的新聞節目是最能使人看出他們的特色的一面。新聞前半部都是報中共領導人的「中國夢」,充滿維護民主法治,中國雖強但不會稱霸等的談話,以及中國富強康樂的一面;後半部都報導美國的負面新聞,例如說美國的無人機在巴基斯坦濫殺平民等等。

在美國言論自由是絕對會受到憲法保護的,所以中共在美國辦的電視台能大剌剌地談共產黨設計好的言論,聽的人,因爲語言問題,也都祇能聽他們一方面的話,所以在美國享受自由空氣的不少華人更比在中國水深火熱中直接受到壓迫的百姓來得親共。

中國憲法也有言論自由的條文,但誰都知道這是虛文,可是他們的新總理上台後的壯烈談話居然像真的一樣大談法治及遵守憲法。

眾所周知美國是個言論和文化的大熔爐(Great Melting Pot),在這個大熔爐內不怕雜質沖淡它的優質成分,不良的雜質在裡面自會煙消雲散,其所以仍未消散的原因是那些共產雜質並末真正進入大熔爐,而仍飄在大熔爐口上,包在語言的氣泡中。一旦氣泡破滅,也就是大多數中國移民沒有語言障礙時,共產邪說就會在此化爲烏有了。